[11] 戴昕、张永健:《比例原则还是成本收益分析:法学方法的批判性重构》,载《中外法学》2018年第6期,第1519-1545页。
慈禧太后召见向他询问如何应对时局时,张之洞毫不犹豫地回答道:速行立宪,越快越好。当然,理由是假,拒绝是真。
[19]王秀梅译注:《诗经》(下),中华书局2015年版,第682页。这期间虽有翁同龢的阻拦,但结局还是他行动的习性所致。我们的会议没有做出任何决议。如果把官制改革看作是朝廷与其属臣之间的某种共识,那么,共识的里面包含的却是不同的政治意图。这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(习性)。
1907年,年过70岁的张之洞终于踏上赴京入阁拜相之路,这是他为官几十年孜孜以求的目标,也是他仕途人生到达的最高峰。即当按照所陈,随时设法择要举办。那他为什么要如此行事?张之洞虽然在武汉的现代化事业走在全国各地的前面,在同僚之间有极好的口碑,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他也是赞赏有加,但他最擅长的仍是文化和教育。
而现在通常说的绰号、外号不在此列。本书的作者张之洞,因其超人的才华、担负的重任及为他的祖国所做的一切而闻名遐迩。上面说过,张之洞是把握分寸的高手。他甚至不赞成用新政这一带有明确指向的字眼,而主张用化新旧之见这种试探性的表述。
在这一点上,张之洞与批判他的何启、胡礼垣作了潜在的区分。在塑造新中国的过程中,勇敢的张之洞似乎注定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。
这样的习惯对其下属来讲,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怪癖,也会打乱其下属正常的工作安排。假若一个汉族官员被另一个汉族同僚认为能力欠缺,那并不伤大雅。[36]《劝学篇》系统研究的新近成果有石文玉:《儒学道统与晚清社会制度变革——张之洞〈劝学篇〉研究》,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。这便有了1901年1月新政上谕的颁布,由此也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。
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:国家的一切决定于慈禧太后个人的政治远见和抱负。然识者以为此决无可望之理。一方以长者、长官自居,让这位年轻的激进主义者听从自己的安排,把有关改革的言论和实践控制在自己许可的范围内。自号多少都带有隐喻性质。
后者因为军功卓越擅长权谋而被统治者看重飞黄腾达。各省疆吏,亦应一律通筹,切实举行。
第一,信奉圣人之学,践行君子之道。……数日来,工部主事南海康有为亦作有条呈欲递,但不知彼堂官曾肯与代奏否?……吾乡绵竹杨叔峤内阁亦作有奏折,现尚与兄商订,意欲请徐荫轩相国奏上,不知何如。
稍早的时候,军机处有他的政治盟友李鸿藻以及堂兄张之万,后来的军机处则有其姐夫鹿传霖,这些人都是他的重要消息提供者。有的拉帮结派,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。美国传教士吴板桥评价说: 要在岩礁妖魔和险恶漩涡的两难之间成功地掌好舵,行驶中道,既需要一种毫不动摇的勇气,又需要有一双从容镇定的老成之手。这也决定了他与这位最高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类型,他更依赖于这种知遇之恩。[17]是故智以救亡,学以益智,士以导农、工、商、兵。其实,这也预示了两人的不同命运和结局:一个作为大清的臣子得以善终,另一位则被视为窃国者在全国的骂声中死去。
欲要探求眼下的河流的形态就要追寻源头的位置和特征。[57]在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致西安鹿尚书的电牍中,张之洞说道:鄙意此后一线生机,或思自强,或图相安,非多改旧章、多仿西法不可,并追问:究竟此事慈意若何,略园能透澈否?各省能否切实覆奏,哪几种事可望更张?鄙意第一条欲力扫六部吏例痼习痼弊,枢廷诸公肯否?(张之洞:《张之洞全集》(第十册),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,第8506页以下。
) [30]张之洞在给他政治盟友陈宝箴的电报中说出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:沙市案虽已获犯惩办,英日两国赔偿尚未议妥。[18] 这一习性可以在他的自号中找到印迹。
中朝士夫、邻省将吏,并皆蒐采,列于剡章。利益总是处于某种特定的时间与荣誉关系之中,必然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交易。
政之有无,关国家之兴亡,教之有无,关人类之存灭,且无教之政必至于无政也。这是中国人之间固有的客气,是儒家官僚默认遵行的处事原则和规矩,暗含的却是互相推诿,害怕负责。然而,若是这样理解张之洞,那显然是把他简单化了。他的族兄张之万就批评说,张之洞饮食和起居悖于常人,又喜欢养猫,其卧室常常养有10多只猫,都是他亲自喂食,有时猫会把自己的排泄物弄在书上,他也不在意,而是用自己的手帕擦拭干净。
张之洞和他的手下获知孙家鼐的用意之后与之默契配合,拟定了把《时务报》改为《昌言报》,只把原《时务报》的空壳让给康有为的方案。处在乱世之中,后者容易受到重视也在情理之中。
[60]张之洞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刘坤一以及其他同僚的赞同,而且刘坤一建议由张之洞主笔,然后各省督抚签名联合上奏朝廷。[56]张之洞的原话是这样说的,此时不必言新政,但言须化新旧之见而已。
虽说是分别拟稿,但这不等于双方闷头单干,仍需要中间有人出来联络、协调。无论他怎么看待自己,两位最高统治者对此是清楚的。
1898年7月黄绍箕经人举荐,进京被光绪皇帝召见。二、关键词:资本、习性与场域 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有一个基本预设,即人都是趋利的,自利性是人的基本特性。) [72]张之洞:《遗折》,载《张之洞全集》(第3册),第1825页。恰当的教育又能把家庭的经验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。
它就像是一条由高处往低处流动的河流,其自然倾向是由高向低流动,而且有源头。第一,命令既不是出自皇帝和皇太后的特意,相反,皇帝接到这个建议时并没有表示任何意见,后转到慈禧太后那里让她思考了三天,才决定同意下达。
又与大司农言曰:如张某在粤有亏空,可设法为之弥补,不必驳斥(张之洞:《张之洞全集》(第十二册),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,第10631页以下)。相反,由此而为自己取一个自号会被认为是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愿望的举动,容易在同僚之间传播。
他试图用拯救现实世界的方式维持自己的自立的精神世界。(张之洞:《胪举贤才折并清单》,载《张文襄公全集》(卷四),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,第5页以下。